网站建设研究分析之「架构移植」

及思设计 -

网站建设研究分析之「架构移植」

正如著名移动应用产品资询师Brian Fling说的:“Don’t Convert,Create!(创造,而非移植)” (注:[美] 弗林 (Brian Fling)《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》),如果你的老板想把其他平台中产品完整的移植到移动设备上,你要负责任并自找麻烦的告诉他:“我们不能这么偷懒,这将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。” 通常一些PC端的软件与互联网产品,仅仅经过简单的架构改造,保留全部的功能点发布至移动平台,因为移动设备上种种限制的可能性,不同平台间的硬性结合,使得一些平时用不到的功能点在手机这种单一化操作的范围里,造成意想不到的成本浪费,使这种硬性移植以失败告终。如果有功能上的繁复与视觉上的混乱,甚至会影响原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。 当然移植并不是不可能,必要时,需要屈服于移动设备与其它平台环境特性上的不同。把原产品的重点功能,或者能在移动平台基础上实现的特色功能,分割出来做为一个产品独立设计开发。架构移植分为跨界移植与移动平台间移植

跨界移植

跨界移植,是指传统PC上的WEB产品或者软件产品移植到移动设备中来,这种移植一般要进行重新规划,以适应移动备上的局限和功能特性。在视觉上,视野宽阔的大屏幕变成手中拿着更狭小的屏幕,需要谨慎的选择风格保持不同产品间的统一性;在交互上,平台间的特性变化很大,操作的工具也由鼠标变成指尖,不必受限于原有交互的范围,在现有平台上进行合理的规划。在架构准备工作上,有几种方法适用:

1.功能分解, 摘选产品中比较独立的功能模块进行单独架构,然后组成一个产品集合。也许你会觉得“这样做是不是很不专业啊?会不会让用户觉得我们做的东西很简陋?多个产品线会不会拉得太宽泛?”,其实只要你形成了一套产品APP的集合,映射到你原有的产品链,这样垂直地表现准确的功能诉求更能得到用户的青睐,而且单独简单的功能更容易让用户上手操作。

以豆瓣网[http://www.douban.com]为例,官方APP把豆瓣错综复杂的功能完整缩小到移动设备,肯定是不讨好的行为。所以我们还是推崇豆瓣之前的做法,把特色的功能模块分离开,分别做了各个产品应用,豆瓣摒弃了一些不宜在手机上存活的功能,之前的脉络在移动设备上被分割成了相应的豆瓣活动,豆瓣电影,豆瓣广播,豆瓣购书单等单独个体应用。每一个功能也都垂直单一,适合用手指操作,保证能让用户在移动设备的操作可以与PC互联网上进行同步。既能让用户在任何时候用移动设备使用各个应用,也不会因为不同平台下的特性冲突而遭受弃用。

2.功能结构简化,对于原有产品在不影响原有主要用户诉求的情况下,对现有产品架构进行恰当的删减,然后重组至移动设备的应用框架之中。这种功能结构简化更适合于嵌入在移动设备浏览器中的webapp端产品移植。

最明显体现这种简化的产品是淘宝移动WEB端触屏网页版。PC端淘宝[http://www.taobao.com]首页中有大量的分类标签,活动,专题与广告。在触屏网页版中,则针对移动设备的平台特性删减一些小屏幕中不宜使用的繁复结构,也不是单单像以前wap站点一样简陋粗糙。首页首屏中用图标的方式直接地表现了相关模块的入口,适合触屏用户快速点击进入常用功能模块。页面中部的专题入口代替了分类标签,用清爽的色块与较显眼的产品图进行版式上的简单平铺,精选的专题更有针对性,更适于用户像随意翻看杂志一样浏览商品。PC 端页面下部的分类只是摘选了原网站中主要的标签集合,仅用全部类目的加亮提醒用户下一级还有更多的类目页面,以节省页面的负载量。

我们发现,尽管是受到移动触屏的制约,通过改良后的产品,模块被分解与简化以适应不同平台的规范,但这些产品仍不影响我们像PC端上一样,正常完整的获取我们想要的内容。移植的重要性在于,在保证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内容适配的原则下,发掘移动设备上最优的用户体验。

移动平台间移植

如果突然让打羽毛球的选手去应急网球赛事,他们会得心应手吗?或者让林丹与李娜混合双打应付乒乓球赛事,他们还会风光无限吗?我想,可笑地不是非专业不对口、驴唇不对马嘴,而是观众们的反应。所以我一直觉得,苹果公司允许直接把iphone中的应用放到ipad上的一半大小,再去双倍操作,这种做法也许会让看到的用户难以接受。要做出一个成熟的APP产业链,有必要考虑针对不同移动平台间进行各个不同的架构准备工作。

在现阶段,触屏手机与平板电脑间,或者屏幕差距较大设备之间,或者不同移动系统间的架构移植,称为移动平台间的架构移植。同是便捷的移动设备,它们之间所产生的用户体验也各有特色。手机的屏幕更小,但适合单个手掌手持操作;同样尺寸的wp7与anriod系统,适合用户观看的架构也会大相径庭;平板电脑屏幕能更多更绚丽的输出内容,但是双手在拥挤的1号线地铁上操作起来也许有点hold不住。如果你准备建立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,要在不同的移动平台上做到术有专攻各有所用。

相似、相同、还是不同?有些设计师认为andriod与ios下的软件可以直接进行互相copy,或者把界面用ps自由变换一下就能直接给悲催的开发者了。整体上看,在应用的进入方式与形式的角度看,andriod与ios平台有些相似,但是要注意一点:不是相同,只是相似而已。移植另一个平台是供给该平台下的用户使用,不要指望他们是移动设备操作专家,每个设备都不可能得心应手,哪怕是细节上稍有不同,都有可能让用户摸不到门路。我们在下文中,会着重讲解各个平台上,视觉或交互中应该注意的设计细节问题。

双手操作还是单手操作?手机的屏幕单手操作,更适合摆放大而明显的按钮,更需要简而不凡的界面。平板电脑或者超大屏幕手机可以双手操作,可以同时摆放更多的分栏模块,进行更多的多级操作。在这种操作模式的差异下,多一只手与少一只手,所带来的用户体检会大为不同。你应该细心体验每种不同的操作与浏览方法,分别建立不同且有效的形式进行不同的适配。

风格是否符合所在环境?比如wp7的瓦片结构是较为闭塞特殊的架构方式,是否可以直接移植ios上的架构呢?上文中也提到过,不同平台设备下的视觉与交互规范统一原则下,要建立相应统一的设计环境。

是先进的,还是落后的?当你考虑有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您发布的应用时,你不能忽略那些囊中羞涩的低端触屏用户。先进的设备拥有强大的渲染支持与加载速度,能让用户体验到更为出色的效果,普通的设备则存在于更多用户群的支撑下。在准备工作中,你要思考一下,你是给在强大出色硬件支持下的移动设备用户做产品?还是给普通或者更为低级的移动设备用户做?众多移动设备存在着碎片化的模式,下图andriod平台下的移动设备现状。

设备的碎片化由此可见一斑。如此密集并且等级不同的安卓碎片设备,也许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,但是对于设计师与开发者,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挑战。

看到这里你也许要问,我们需要注意这么多的辨识问题,难道我们要同时开始这些工作吗?同时注意这么多的区别,设计团队的效率会为了瞻前顾后的思考而变得缓慢。在设计你的应用之前,你要找到一款你所认为最佳用户体验的移动设备进行标准化思考,建立在你所认为最能够表达你思路的硬件体系,然后再进行普适化的移植工作,就好比我们上学时在班上找到一位模范人物进行学习一样,尽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,学业水平的等级不同,模范的张力在于给予影响别人的思考方法,让更多人认可。遵从普适的原则还会让你的用户体系更加广泛并且统一,让他们持用不同设备的同时,也能用到核心的设计思路进行分享与交流,让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更加开放自由。

是先进的,还是落后的?当你考虑有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您发布的应用时,你不能忽略那些囊中羞涩的低端触屏用户。先进的设备拥有强大的渲染支持与加载速度,能让用户体验到更为出色的效果,普通的设备则存在于更多用户群的支撑下。在准备工作中,你要思考一下,你是给在强大出色硬件支持下的移动设备用户做产品?还是给普通或者更为低级的移动设备用户做?众多移动设备存在着碎片化的模式,下图andriod平台下的移动设备现状。

无论是思考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应用,以及前期架构中的种种工作,我们的中心一直都是以用户为思考中心,把用户体验贯穿其中。准备工作会沉淀一系列的宝贵经验与教训,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准备工作非常重要,做到这些可以让你的冲动转化为自信,让下一步的设计工作会为用户呈现更为优质的应用体验。

* 转载原创请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